查看原文
其他

眼前一亮又一亮,四川2项遗产入选世界级名录!


摄影 | 沈伯韩


🎉


5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蒙古国结束。


四川“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两项档案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这是四川首次有项目入选此名录,值得鼓掌👏👏


一个是“解读成都社会文化的钥匙”,一个代表“藏族雕版印刷工艺最高水平”,它们究竟有何魅力?这就和你细说~




“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收录了1903年到1949年期间与成都老茶馆相关的档案文献资料,有手稿、业务文件、图表、照片、印刷品等,共6345件。该组档案文献见证了近代茶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老茶馆日常经营、行业管理、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多元功能。



这张80年前的成都鹤鸣茶社租赁面积图,讲述了百年历史的鹤鸣茶社,在变迁中的茶事与人情。


如今,几经沧桑,鹤鸣茶社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成为成都茶馆文化的见证者。


摄影 | 华小峰


坐在鹤鸣茶社,欣赏着掺茶师傅的“悬壶高冲”“大鹏展翅”等茶艺表演,品盖碗茶、吃小吃、看川剧、摆龙门阵,成了人们休闲的打卡地。


摄影 | 朱戈


在成都双流区彭镇,也有一座坚守了上百年的老茶馆——观音阁老茶馆,是四川唯一保存有老虎灶的老茶馆。


几间穿斗式瓦房,隐于彭镇主街,老虎灶上的茶壶嘴吐出一股白烟袅娜向上,灶台的陶瓷茶杯整齐有序,它一红就是近20年,吸引了李伯清、崔健、郭涛、陈果、许知远等名人,还引来了路透社的记者,将它推向全球。



在黄龙溪古镇复兴街上,隐匿着声名远扬的复兴老茶馆


这里也是茶迷经常汇聚的地方,苍老的屋檐,厚实的立柱,雕花墙饰,淡黄灯盏,仿佛时光被定格在这一方天地。


成都市陈锦茶铺前坐满了晒太阳喝茶休闲的人

 摄影 | 沈伯韩


闹市有茶楼,公园有茶园,街巷有茶摊,河边有茶座……成都的老茶馆值得向全世界安利!



德格印经院始建于1729年,是我国藏族聚居区三大印经院之一。该院的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复杂、分工精细、管控严格,在人类雕版印刷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目前,全院完整保存雕版档案325520块,包括古印版和画版,主要雕刻于18至20世纪中旬,囊括了十一世纪以来的各类重要藏文经典文献,内容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印刷技艺世代相传,为藏族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活版印刷的活化石”


德格印经院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走进印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木质经版。


这些经版上刻着密密麻麻的藏文,是制作经卷的重要工具。每一行文字,每一个符号,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2006年,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还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属浇纸法系统,独具特色。


造纸、制版、水煮、烘干、刨平、雕刻、印刷……工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每一步都需要极高的技艺和精细的操作。



300年来,在古木、烟墨与酥油相杂的浓浓暗香中,德格印经院的一代代工匠,用精湛的技艺,将经文雕刻在木板上,再通过制墨造纸、印刷工艺等环节,将经文制作成册。


每一本经卷都是工匠们心血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非遗传承千年

文化历久弥新


在四川

来看跨越千年的文化

如何焕发新的生机






 💬 你打卡过成都老茶馆吗?




想你的「黏土风」还是吹到了四川


替你们去过了,白水湖真的很美!



部分资料来源 | 国家档案局、双流发布、黄龙溪古镇、川观新闻、新华社、看度时政、四川非遗、康巴传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四川文旅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